永興鎮龍頭橋村:打造“雙帶雙千”循環種養示范基地 荒山變果林
產業興,鄉村興。開江縣永興鎮龍頭橋村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帶動和能人示范帶動,發展產業2000余畝,打造“雙帶雙千”循環種養示范基地,讓荒山變果林,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。
四川綠然春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唐繼云:我們在修枝的時候,主要是修密枝,枯枝,再就是修回收枝。
眼下,正是柑橘樹冬季修枝的時節。在開江縣永興鎮龍頭橋村“雙帶雙千”循環種養示范基地,唐繼云正在指導村民如何修建枝丫。唐繼云是四川綠然春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,也是龍頭橋村返鄉創業代表人物之一。2016年,在外打拼多年的他,帶著資金和技術回到家鄉發展起了柑橘產業。
四川綠然春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 唐繼云:我們之前在沿海地區發展的時候,看到他們農業發展得相當不錯。我們回到家鄉,看到家鄉土地荒蕪起,比較落后,沒什么發展。那么,我們想也來做一個產業,把當地帶動一下。
經過四年的發展,唐繼云栽種的柑橘樹已經實現掛果,包括耙耙柑、愛媛、大雅等多個品種,面積也從最初的幾百畝擴大到了一千余畝。并且,還為村民們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。
開江縣永興鎮龍頭橋村村民 李德福:我是承包果園里的勞務,大雅有300來畝,就是承包的上肥,還有修枝這一塊。今天是領的10月份的,領了7000多塊錢。
柑橘產業逐漸成為龍頭橋村的支柱性產業。通過黨組織引領帶動和能人示范帶動,龍頭橋村著力打造“雙帶雙千”循環種養示范基地。產業的發展,不僅改善了村里的人居環境,強化了基礎設施建設,使村民們的腰包鼓了起來。同時,還為更多返鄉創業的能人增強了信心。
開江縣永興鎮龍頭橋村柑橘種植戶 張廷軍:因為公司指導技術,還有銷售這些都由公司統一安排,我比較放心,做這個也比較踏實,我現在種了80畝。
目前,龍頭橋村已發展琯溪蜜柚1400余畝,柑橘1100余畝,水產養殖200余畝,成立4家專業合作社、1家農業公司,配套打造園區道路近10公里,年勞務支出150余萬元,帶動300余人就業,人均增收7000余元,被評為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和市級四好村。
開江縣永興鎮龍頭橋村黨支部副書記 曾凡倫:我們將優化產業結構調整,把二、三產業融入到一產業中,實現一、二、三產業融合發展。同時,把我們的產業園區提檔升級,加大配套設施建設,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走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的道路,持續帶動老百姓增收。
- 上一篇:淙城街道:加強老年組織建設 助推老齡工…
- 下一篇:回龍鎮:“黨員微家”暖人心
相關文章
-
沒有相關內容